hacker_news_top_comments_2025-10-20

Hacker News 高赞评论 - 2025-10-20

1. rahimnathwani 在”诺和诺德的加拿大失误”中的新评论

据我理解,由于他们让专利过期,这种药物就不受政府价格管制约束,因此可以随意定价。

在这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仍受到”数据独占权”的保护——这意味着在8年期限届满前,任何仿制药生产商都必须自行完成临床试验才能获得批准。

所以他们用部分独占期作为交换条件,换取在垄断期内获得更高定价权的自由。

作者: rahimnathwani | 发布于: 2025-10-19 21:34


2. brosco 在《如何学好课程:Andrej 的成功建议(2013)》中的新评论

我有个关于听讲座(其实任何技术性演讲都适用)的小技巧,一直想写出来分享。

在跟随演讲者思路时,试着预测他们接下来要讲的内容。这种预测可以是局部细节也可以是整体框架——猜他们下一步要写什么公式,或者下一张幻灯片会展示什么。经过练习(并对相关领域有所了解后),你通常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同时要注意把握各个知识点在整体框架中的位置,比如数学课上可能要通过多个引理来推导某个重要定理,这时候就要思考这些内容最终如何串联起来。

当你预测正确时,会产生仿佛是自己悟出知识点的感觉,这比被动接受讲解要深刻得多——正是这个方法最精妙之处。

比起埋头记笔记,始终领先演讲者半步能让你保持高度专注。记笔记反而会让你落后于演讲节奏,因此我通常完全不记笔记。当然,如果能有讲义会更方便,但即便没有,随时查阅教材也能达到同样效果。

很多人以为我能在讲座、研讨会中紧跟演讲者是因为提前预习了材料,但实际上大多数演讲的逻辑都很清晰,只要保持专注就很容易跟上节奏。关键在于避免走神或分心,而这个方法对我保持注意力有极大帮助。

作者: brosco | 发布于: 2025-10-19 17:41


3. raincole 在 “Replacement.ai” 中的新评论

这其实是个绝佳的类比(但与你暗示的方向相反),因为你并不拥有你的工作或妻子。以就业安全为由禁止AI,就像因为按摩棒让男人感到不安就禁止它们一样。

作者: raincole | 发布于: 2025-10-19 17:16


4. echelon_musk 在《30年老冰箱与新款冰箱功耗对比》中的新评论

将一台[损坏的]30年老冰箱的耗电量与全新冰箱进行比较

作者: echelon_musk | 发布于: 2025-10-19 16:11


5. bos 在《编程中的球形牛》中的新评论

这是一篇怪异的文章,作者既不懂函数式编程也不了解计算机发展史。

客气地说,我们花了几十年时间扭曲硬件来让函数式编程的”理想化模型”运行得更”快”,代价是内存使用量呈指数级增长,也有人认为这还导致了软件脆弱性的加剧。

现代CPU中没有对函数式编程提供丝毫支持。

作者: bos | 发布于: 2025-10-19 16:07


6. warent 在 “Replacement.ai” 中的新评论

把“商业”等同于“深厚的人际亲密关系”,这大概是Hacker News有史以来最具代表性的评论了

作者: warent | 发布于: 2025-10-19 16:05


7. ErikCorry 在《RFC:互联网蓝图》中的新评论

被遗忘了?除了标题之外,全文根本没提为什么我们应该认为它们被遗忘了。

作者: ErikCorry | 发布于: 2025-10-19 16:02


8. everdrive 在 “Replacement.ai” 中的新评论

[该评论已被标记]

作者: everdrive | 发布于: 2025-10-19 15:56


9. TechSquidTV在”Replacement.ai”中的新评论

个人观点:用”机器人会抢走工作”来反对机器人并不是站得住脚的理由。如果机器人能更好或更快地完成工作,那就应该让它们来做。专业化分工正是推动我们走向未来的方式。

所以问题不在于机器人本身,而在于人类依赖工作获取收入的社会结构。我也不认为这应该由AI公司来解决问题。

这正是政府存在的意义——不是通过禁止AI来扼杀创新,而是要让社会做好准备向前发展。

作者: TechSquidTV | 发布于: 2025-10-19 15:12


10. allturtles在”Replacement.ai”中的新评论

这真是绝妙的讽刺作品,堪称AI时代的《一个小小的建议》。

领导团队的履历介绍尤其精彩:”在跨国公司担任人力资源总监的12年间,费丝发现解雇员工能带给她近乎精神高潮的快感。工作之余,费丝负责指导少年棒球队并照顾生病的母亲——她正期待着早日摆脱这些负担!”

作者: allturtles | 发布于: 2025-10-19 14:42


11. darthoctopus 在 “Replacement.ai” 中的新评论

这正是卢德主义的核心观点!最初的卢德运动本质上并非反对进步,而是反对社会规模经济淘汰所造成的社会伤害。整个技术发展史中,强大的商业利益集团始终在污名化这场运动,将其塑造成本质反进步的形象,却从未真正直面这些关切……

作者: darthoctopus | 发布于: 2025-10-19 14:33


12. sincerely 在 “Replacement.ai” 中的新评论

我大概能理解,但转念一想…”发明机器替代人力”不就是贯穿整个技术发展史的主线吗?感觉人类早该想出办法应对”旧岗位何去何从”这个问题了。

作者: sincerely | 发布于: 2025-10-19 14:26


13. digitalengineer 在”GoFundMe CEO称经济太差,用户需众筹购买食品杂货”中的新评论

“GoFundMe首席执行官希望年轻捐赠者——通常更具价值观导向、数字原生代特质和社区意识——能推动捐赠额更高更快地增长。”我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他的”期望”?他难道不该说希望自己的国家能摆脱困境吗?或者研究他的公司能做些什么?他只是在盘算自己能分到的那杯羹罢了。

作者: digitalengineer | 发布于: 2025-10-19 08:13


14. aantix 在《友谊始于家庭》中的新评论

这些年来我对自己一直很苛刻。

我开始随身携带一张童年照片。照片里我闭着眼睛,背靠州议会大厦的柱子坐在墙边。那时的我是个有点害羞的孩子。

每当我开始感到挫败,用那种简短、刻薄、居高临下的语气自言自语时,我就会想起那张照片,想起自己依然是那个孩子。

这帮助我在那些时刻对自己更宽容些。我依然是那个试图理解世界的害羞小孩。

今年我47岁了。

作者: aantix | 发布于: 2025-10-19 05:01


15. rdtsc在”泰坦潜水器残骸现场发现未损坏的62美元闪迪存储卡”中的新评论

关于泰坦尼克号残骸的深海探险并未揭露任何异常情况。曼利在他的推特讨论串中解释道:”摄像机被设置为将数据转存到外部存储设备,因此从事故潜水中没有获取到任何信息。”也就是说,没有发现与这起悲剧性事故特别相关的内容。

这里讨论的是相机硬件及其存活状况。它并未提供关于事故本身的任何信息或影像资料(假如你也像我一样在寻找这些内容的话)。

作者: rdtsc | 发布于: 2025-10-19 03:56


16. cperciva 在《GCC 为何不是函数库(2000)》中的新评论

这也反映出治理机制的彻底失效。如果我在FreeBSD邮件列表里错过重要邮件,肯定会有十几个人注意到,要么提醒我,要么直接自行处理。

而RMS漏看邮件_却没有任何其他人采取行动_,这充分说明项目与其领导层之间已处于完全失灵的状态。

作者: cperciva | 发布于: 2025-10-19 03:37


17. enriquto 在《GCC 为何不是库(2000)》中的新评论

哦,这真是自由软件史上我最喜欢(又最令人唏嘘!)的一场风波。

五年后,LLVM核心开发者曾提议[0]将其集成到GCC中。

可惜由于斯托曼的邮件处理失误,这条关键信息被遗漏了;他在十年后公开表达了双重遗憾——既错过了那封邮件,也拒绝了当年的合作机会[1]。

这场风波当年在HN上被实时讨论过[2]。

[0] https://gcc.gnu.org/legacy-ml/gcc/2005-11/msg00888.html
[1] https://lists.gnu.org/archive/html/emacs-devel/2015-02/msg00...
[2]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9028738

作者: enriquto | 发布于: 2025-10-19 00:20


18. RandomBK在”泰坦潜水器残骸现场发现未损坏的62美元闪迪存储卡”中的新评论

我发现这个讨论串里很多争论都源于误解+没有仔细阅读实际报告[0]。

几个关键点:

  1. 相机+存储卡被封装在独立的钛合金+蓝宝石材质外壳内,似乎并未承受极端压力。

  2. 加密是通过LUKS/dm-crypt的变体实现的,密钥存储在芯片的NVRAM中(修正:并非在TrustZone里)。

  3. 数据恢复是通过将原始芯片移植到新的工作电路板上完成的。没有使用制造商后门或其他隐藏机制。

  4. 有趣的是,相机供应商似乎完全没意识到存在加密这回事。

[0] (链接保持原样)

作者: RandomBK | 发布于: 2025-10-18 21:39


19. jonas21在”泰坦潜水器残骸现场发现未损坏的62美元闪迪存储卡”中的新评论

NTSB的原始报告提供了更多细节,说明SD卡是如何被加密的,以及NTSB是如何成功解密的:

https://data.ntsb.gov/Docket/Document/docBLOB?ID=18741602&Fi...

作者: jonas21 | 发布于: 2025-10-18 20:39


20. 用户 skrebbel 在《根系图鉴》中的新评论

你以为自己把蒲公英连根拔起了?再想想看吧:https://images.wur.nl/digital/collection/coll13/id/676/rec/3

作者: skrebbel | 发布于: 2025-10-18 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