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ker_news_top_comments_2025-10-17

Hacker News 高赞评论 - 2025-10-17

1. fny 在 “Claude Skills” 中的新评论

我担心未来几年我们将承受的概念更迭之剧烈,恐怕要赶上前端开发领域的程度了。

现在ChatGPT和Claude这类工具里充斥着工具、函数、技能、智能体、子代理、指令和应用等各种概念,更有一堆靠这种混乱局面滋生的玄学框架在不断扩散蔓延。

作者: fny | 发布于: 2025-10-16 19:12


2. tantalor 在”DoorDash与Waymo在凤凰城推出自动驾驶配送服务”中的新评论

这种看法太短视了。墨西哥卷饼简直是弹道发射的完美载体——它们能轻松承受传统迫击炮式发射系统产生的高重力加速度,甚至足以适应能够实现洲际投送的”太空炮”这类特殊发射装置。

作者: tantalor | 发布于: 2025-10-16 18:58


3. jmkni在”Gemini 3.0通过A/B测试被发现”中的新评论

我可能是少数派,但我一直觉得Gemini比ChatGPT、Claude和Deepseek更好(我通过工作能用到所有这些专业版本)

或许是因为我从事的工作类型——大量使用html/scss的网页开发,而谷歌爬取了整个互联网,所以他们有更多数据可供训练。

我认为不同模型在不同类型的工作上各有所长,但根据我的经验,Gemini在UI/UX网页开发方面确实非常出色。

很期待看到3.0版本会带来什么突破。

作者: jmkni | 发布于: 2025-10-16 17:29


4. bko在”游戏行业工会反对550亿美元私有化收购EA”中的新评论

我认为没必要为”裁员找理由”。如果公司觉得员工效率低下,就应该有权解雇。同理,如果员工觉得薪资过低或想去别处发展,也应该有权离开。

实际上我一直喜欢目标直接的公司,没有那些”我们是一家人”的套话。待人友善是应该的,我待过的公司都很友善。但裁员是现实,适时缩减编制是其中的一部分。你需要清理冗余人员的方法,否则在需要扩张招聘时就会畏首畏尾。

作者: bko | 发布于: 2025-10-16 16:07


5. ryandrake在”游戏行业工会集会反对550亿美元私有化收购EA”中的新评论

“EA并非一家陷入困境的公司,”声明中写道。”年收入达75亿美元,每年利润10亿美元,EA是全球最大的电子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之一。”

这似乎是2025年的普遍现象:实际上运营良好的公司假装成挣扎求存的企业,以此作为裁员等将财富和权力从员工转移至管理层和股东行为的借口。试问谁会相信这些正在大规模裁员的大型科技公司(以及中型科技公司)真的处于”困境”且”岌岌可危”?这种说辞永远都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借口。

作者: ryandrake | 发布于: 2025-10-16 15:52


6. jeremymcanally在”TurboTax长达20年阻止美国人免费报税的斗争(2019年)”中的新评论

这正是我创建https://freetofile.com的原因(这是一个使用React实现国际化的静态网站,能根据浏览器设置自动切换西班牙语、中文、海地克里奥尔语或英语)。令人震惊且沮丧的是,竟有如此多的低收入群体不知道他们根本不需要花费100-200美元来报税。

我打算在报税季用印有这个网址的广告牌覆盖整个地区(其实是想覆盖全国,但得循序渐进…)。由于这些报税机构在免费申报方面的恶劣行径,我现在真心厌恶整个行业。有些公司提供”免费”在线申报服务,却通过诱导升级销售的方式榨取用户钱财。所以我希望能尽己之力,对这些企业做出哪怕最微小的反击。

作者: jeremymcanally | 发布于: 2025-10-16 12:15


7. alexandru_m在”TurboTax长达20年阻止美国人免费报税的斗争(2019)”中的新评论

为什么美国从一开始就存在报税服务这个行业?

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的税务都是由各自的金融管理机构处理的。

为什么在美国每项服务和事物都必须成为私营牟利的行当?

作者: alexandru_m | 发布于: 2025-10-16 09:22


8. Havoc在”记者交还通行证离开五角大楼,拒绝接受新规”中的新评论

这是几个月来首次看到专业人士展现出骨气。

不过将军们在最近会议上采取的沉默对抗方式也相当不错。

作者: Havoc | 发布于: 2025-10-16 07:59


9. heavyset_go在”Windows 10退役与微软向监控国家的转变”中的新评论

我认为具体到安全启动功能,微软实际上促进了用户选择:符合Windows徽标认证的电脑需要默认安装微软的信任根。微软本可以止步于此,但他们没有这样做。

但安全启动功能最初推出时并非如此,当时它与锁定BIOS相结合,导致部分设备只能启动Windows 8系统。那个时代的Windows RT ARM设备就是这种情况。

如今要再次锁定设备只需翻转一个比特或熔断电子保险丝,手机和平板设备已经实现了这种机制。

此外还存在滥用TPM或加密协处理器来强制执行远程认证的真实风险。

说这些是出于我完全认同你第一段的观点,并且在我所有设备上都使用安全启动+TPM配置。

作者: heavyset_go | 发布于: 2025-10-16 02:34


10. jamestimmins在”Gemma模型助力发现潜在癌症治疗新路径”中发表新评论

尽管谷歌在其他领域确实该被批评,但我很欣赏他们持续投入大量资源,利用人工智能来拯救生命——无论是在医疗领域还是自动驾驶技术中。

这种长期投入容易被视为理所当然,但同级别的其他公司并没有在做这类长远投资。

作者: jamestimmins | 发布于: 2025-10-16 02:01


11. trinsic2 在《Windows 10 退役与微软向监控国家的转变》中的新评论

我是面向公众和小型企业的IT解决方案提供商。我认为Windows 11的更新趋势正在与各类组织合作构建监控式社会。因此我决定在为客户组装电脑时优先推广Linux系统。如果各位对推广方式有任何建议,请务必告知。

作者: trinsic2 | 发布于: 2025-10-16 01:00


12. jacobolus 在”苹果 M5 芯片”话题中发布新评论

或者为了适应更窄的显示区域:

芯片 | 制程 | CPU核心 | GPU | 神经网络引擎 | 内存带宽 | 统一内存 | Geekbench6
| | | | | | | 单核/多核

——|———|————-|——-|————-|—————|———-|—————–
M1 | 5纳米G1 | 8核:4大+4小| 7–8核 | 16核心 | 68.25 GB/秒 | 16 GB | 2346 / 8346
M2 | 5纳米G2 | 8核:4大+4小| 8–10核| 16核心 | 100 GB/秒 | 24 GB | 2586 / 9672
M3 | 3纳米G1 | 8核:4大+4小| 8–10核| 16核心 | 100 GB/秒 | 24 GB | 2965 / 11565
M4 | 3纳米G2 | 10核:4大+6小| 8–10核| 16核心 | 120 GB/秒 | 32 GB | 3822 / 15031
M5 | 3纳米G3 | 10核:4大+6小| 10核 | 16核心 | 153 GB/秒 | ≤32 GB | 4133 / 15437 (9核)

作者: jacobolus | 发布于: 2025-10-15 21:37


13. 用户 cddotdotslash 在《我差点被”工作面试”骗局入侵》中的新评论

读起来实在太烦人了。满篇都是”不只是X,还有Y”模式的超短句。还有那些小钩子般的设问句:”攻击向量是什么?”

“不是花哨的安全工具。不是昂贵的杀毒软件。只是问了我的编程助手……”

实际上我觉得AI生成的文章越来越容易辨认了。也许我们都在集体注意到这些模式了。

作者: cddotdotslash | 发布于: 2025-10-15 20:15


14. runjake 在”苹果 M5 芯片”话题中发布新评论

来看看我能不能把这个做成ASCII表格,并且让它能在HN的重新排版中存活下来。

    +------+------------------+--------------+----------+----------------+-------------------+-------------------+---------------------------+
    | 芯片  | 制程工艺         | CPU核心      | GPU      | 神经网络引擎   | 内存带宽          | 统一内存          | Geekbench6 (单核/多核)    |
    +------+------------------+--------------+----------+----------------+-------------------+-------------------+---------------------------+
    | M1   | 5纳米            | 8 (4性能+4能效)| 7–8     | 16核神经网络  | 68.25 GB/s        | 16 GB             | ~2346 / 8346              |
    | M2   | 5纳米 (第二代)    | 8 (4性能+4能效)| 8–10    | 16核神经网络  | 100 GB/s          | 24 GB             | ~2586 / 9672              |
    | M3   | 3纳米 (第一代)    | 8 (4性能+4能效)| 8–10    | 16核神经网络  | 100 GB/s          | 24 GB             | ~2965 / 11565             |
    | M4   | 3纳米 (第二代)    | 10 (4性能+6能效)| 8–10   | 16核神经网络  | 120 GB/s          | 32 GB             | ~3822 / 15031             |
    | M5   | 3纳米 (第三代)    | 10 (4性能+6能效)| 10     | 16核神经网络  | 153 GB/s          | 最高32 GB         | ~4133 / 15437 (9核)       |
    +------+------------------+--------------+----------+----------------+-------------------+-------------------+---------------------------+

作者: runjake | 发布于: 2025-10-15 19:57


15. Wowfunhappy 在《我差点被”求职面试”骗局入侵》中的新评论

这篇文章很有意思,但我总觉得像是AI写的。这种写作风格给我这种感觉。

也许我不该为此困扰?说不定作者本来根本没时间写这篇文章,而我也就无从了解他的经历。

但我还是忍不住希望他能亲自执笔。可能这要求不太合理——我不该指望别人免费付出额外劳动。可如果这事发生在我身上,我绝对会想亲自写下这段经历…

作者: Wowfunhappy | 发布于: 2025-10-15 19:50


16. hereme888 在”苹果 M5 芯片”话题中发布新评论

基础型号参数对比:

  • M1 | 5纳米工艺 | 8核(4性能核+4能效核) | GPU 7-8核 | 16核神经网络引擎 | 内存带宽:68.25 GB/s | 统一内存:16 GB | Geekbench6单核2346 / 多核8346

  • M2 | 5纳米工艺(第二代) | 8核(4性能核+4能效核) | GPU 8-10核 | 16核神经网络引擎 | 内存带宽:100 GB/s | 统一内存:24 GB | Geekbench6单核2586 / 多核9672

  • M3 | 3纳米工艺(初代) | 8核(4性能核+4能效核) | GPU 8-10核 | 16核神经网络引擎 | 内存带宽:100 GB/s | 统一内存:24 GB | Geekbench6单核2965 / 多核11565

  • M4 | 3纳米工艺(第二代) | 10核(4性能核+6能效核) | GPU 8-10核 | 16核神经网络引擎 | 内存带宽:120 GB/s | 统一内存:32 GB | Geekbench6单核3822 / 多核15031

  • M5 | 3纳米工艺(第三代) | 10核(4性能核+6能效核) | GPU 10核 | 16核神经网络引擎 | 内存带宽:153 GB/s | 统一内存:最高32 GB | Geekbench6单核4133 / 多核15437(9核测试样本)

作者: hereme888 | 发布于: 2025-10-15 18:25


17. simonw 在 “Claude Haiku 4.5” 中的新评论

一只可爱的鹈鹕骑着一辆略显破旧的自行车:https://tools.simonwillison.net/svg-render#%3Csvg%20viewBox%...

作者: simonw | 发布于: 2025-10-15 17:30


18. blactuary 在《我差点被”工作面试”骗局入侵》中的新评论

“用区块链改造房地产”这句话本身就是个危险信号

作者: blactuary | 发布于: 2025-10-15 16:40


19. 0xfaded 在 “M5 MacBook Pro” 中的新评论

致所有Linux用户:我最近买了一台顶配M4芯片的MacBook Pro来替换老旧的联想笔记本,现在非常后悔。本以为能用它来折腾大语言模型,但在Mac上做本地开发实在糟心,到现在都没完整配置好环境。估计不久后就会换回Framework笔记本。

编辑:没想到引发这么多讨论,看来需要补充说明几点:

  1. 所有细节都存在细微差异。我不得不把所有的配置文件拆分成通用/Linux/Mac专用模块。除非项目组专门为Mac做适配,否则别指望能直接克隆编译任意C++项目

  2. 并非所有软件都原生支持arm64架构。有次我想用DynamoRIO启动项目,结果发现根本不支持。其他用户也提到过Docker的各种兼容性问题

  3. 窗口管理器体验不佳。我不喜欢那些动画效果,也不习惯在多屏幕间做手势切换(没错,我已经深入研究过快捷键设置了)。要安装第三方窗口管理器还得关闭安全设置,因为它们需要通过注入显示管理器并调用私有API来实现功能

我的切身感受是,过去把Linux生态的开放性视为理所当然(我本地始终保存着内核代码库,方便随时检索错误信息)。失去这种自由就像被束缚了双手。讽刺的是我工作用的也是MBP,但整天都通过ssh连接Linux服务器。这台设备本质上只是个能运行网页浏览器和终端模拟器的精致工具。

作者: 0xfaded | 发布于: 2025-10-15 15:23


20. kokada 在”苹果 M5 芯片”话题中发布新评论

但升级到Tahoe系统后,我的M1 Air在执行过去几年相同的任务时变得卡顿不堪。

公司配发的M2 Pro配备32GB内存,升级Tahoe后使用体验简直像家里那些老旧的PC。这是唯一一台让我在快速移动鼠标时能看到指针瞬移的设备。需要说明的是,这还是在辅助功能设置里关闭了透明效果后的表现——之前的状况更糟糕。

作者: kokada | 发布于: 2025-10-15 14:03